检察官接待来访群众,耐心听取他们的陈述和诉求。
银川市人民检察院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演讲比赛。
检察院架起司法救助“暖心桥”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检察官进社区,为居民上一堂普法教育课。
司法救助有温度,群众感恩送锦旗。
“3年来,银川市检察机关对具备回复条件的766件群众来信,均在7日内告知‘已收到、谁在办’,在3个月内对办理过程或结果进行答复,双回复率达100%。”日前,在银川市人民检察院召开的相关会议上,一组数据引人注目。
近年来,银川市人民检察院高度重视控告申诉检察工作,认真落实上级检察机关各项控告申诉工作要求,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,多措并举,打造便民、亲民、惠民、高效信访,创新运用“枫桥经验”,做实控告申诉检察工作,有效防范化解矛盾纠纷,打造新时代银川检察版的“枫桥经验”。
12309+控告申诉 确保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
信访案件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,银川市检察机关落实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对来访群众面对面接待、点对点回复、一对一解答,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。
2022年10月的一天,40岁的水果批发店主张某与顾客争吵撕拉时导致自己肋骨骨折、腿部韧带受伤。因证据不足,公安机关未立为刑事案件,张某来到永宁县人民检察院申诉。该院第三检察部主任杨玉婕和同事耐心疏导、以案释法。随后,张某的情绪得以平复,并感谢检察官的认真倾听和耐心讲解。
“只要从内心深处真正重视、情同此心,把信访群众当家人,把群众来信当家书,就能做好接访工作。”杨玉婕对记者说,她一直牵挂张某的案子,今年4月,张某一案被立案为刑事案件。
银川市检察机关以“求极致”的工作方法兑现着“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”的承诺,在接访过程中严格落实“听清、问明、记全”六字工作要求,梳理甄别清楚群众诉求,及时指明解决方式和途径。对群众的信访事项能当场答复的当场答复,不能当场答复的采用“电话+短信+书面”组合答复方式,做到应回尽回、能回尽回。对群众诉求既注重回复的及时性,更注重回复的实效性,坚持实事求是,并依法解决到位。创新推进“只访一次”工作机制,3年来首访息诉率始终保持在98%以上。
对于化解难度大、疑难复杂的信访积案,上下级拧成“一股绳”,开展联合化解。对于信访诉求交织,涉及多部门的,积极争取党委、政府的大力支持,加强与公安、法院等相关责任单位的信息互通,协调配合实现化解矛盾的最大公约数。
通过3年来的实践,“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”工作有效解决了“来信不回复或者少回复”“来信没有结果或者少结果”“办信不满意或者少满意”的问题,推动了检察机关控告申诉检察工作理念、工作方式的深刻变革。
12309+“头雁效应” 让关键少数发挥关键作用
“信访人遇到的难题就像挡在门口的石墩子,我们检察机关只有将石墩子搬开,信访人所反映的问题才有可能推进。”采访中,银川市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。
“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”银川市检察机关推行院领导包案以上率下,以“头雁效应”激发“群雁活力”。银川市人民检察院先后制定印发了《处理群众来信工作规则》《12309检察服务中心“绿色通道”》《检察长接待日制度》《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规定》等11项制度,加强对信访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制度规范。全市检察机关院领导定期接访群众、批阅重要信访件、包案化解信访积案、带头办理重大、疑难、复杂群众信访案件,已成为常态化工作机制。
银川市检察机关创新推行“一书一函一提示”,“一书”是案件受理后向当事人发送《通知书》,告知本案由院领导包案办理;“一函”是以提示函形式告知包案领导办理期限、包案职责、调卷审查、风险评估、化解稳控等工作要求,提醒院领导综合运用公开听证、司法救助、检调对接等各类办案机制措施,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;“一提示”是向承办检察官发出“温馨提示函”,载明案件名称、包案领导、注意事项等工作要求,压实包案院领导的主体责任,做实首办环节矛盾化解工作,该做法两次获最高检通报表扬。
2022年,银川市人民检察院推行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案件以来,院领导包案办理立案监督、刑事申诉、国家赔偿案件150件,已办结122件,仅有4件矛盾上行,上行率为3%。近3年来,全市检察长主持听证220件,听证后息诉罢访178件,息诉率81%。
12309+公开听证 建立检律良性协作新模式
让申诉人相信正义的天平没有倾斜,最好的办法就是公开。
今年50岁的杨某某,因为楼道空间使用问题多次和邻居丁某某产生纠纷,后在发生争执过程中,杨某某将丁某某拽倒在地,丁某某因此受伤,经公安物证鉴定所鉴定为轻伤二级。
“这起案件移送到检察院审查逮捕后,杨某某多次来咨询。”近日,兴庆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刘超说,杨某某在诉说过程中表示自己没有打人,而是在发生争执拉扯中拽倒了对方,并不是故意殴打。杨某某认为此事就是一起常见的民间矛盾,并不是刑事犯罪。来检察院之前,杨某某已多次到公安机关,希望民警出面调解,他愿意真诚赔礼道歉,给被害人赔偿损失,无奈被害人坚决不同意和解、出具谅解书。为此,杨某某在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不断信访。
刘超联系该案件承办检察官,邀请律师、社区工作者等人作为听证员,在该院“石榴籽”检察接访室召开简易听证会,一同为杨某某释法说理。最终,杨某某的“心结”解开了,当场表示息诉罢访,希望积极赔偿对方,取得宽大处理。
近年来,银川市检察机关积极推行公开听证释法说理,一方面通过邀请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专家学者、人民监督员、律师等社会第三方参与检察办案,体现阳光司法、透明司法;另一方面给信访人充分表达诉求的机会,通过公开讲事实、讲证据、讲法律,讲情讲理,既解法结又解心结,切实让人民群众从公开透明的办案过程中感受公平正义,以公开促公正赢公信。
12309+司法救助 用心用情传递检察温度
近年来,银川市检察机关围绕“司法为民”的宗旨,不断拓宽司法救助渠道,通过司法救助,实实在在解决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,彰显司法温情,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。
“感谢国家政策,感谢检察机关,这笔司法救助金帮助我们一家渡过了难关,让孩子的学习生活有了着落。”今年4月,市民税某某的祖母一再向金凤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表达着谢意。
2021年2月7日,税某某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单方交通事故,导致税某某与妻子双双身亡,年仅8岁的税小某只能与同父异母的姐姐由祖父母抚养。祖父母都已年过六旬,患有高血压、冠心病等疾病,还要照顾家中85岁的老人及两个孩子,全家5口人只能靠祖父母每月共计4100元的退休金及税小某1000元的孤儿津贴生活。同时税小某要进行眼部手术,后期恢复还需要治疗,姐姐又患有重度抑郁症,得长期药物治疗,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。
金凤区人民检察院得知税小某家的情况后迅速展开调查,经核实税小某符合救助条件,立即启动相关程序,给予税小某2.6万余元救助金,并联合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对税小某及其姐姐进行了心理疏导。
对于受害人及其家属来说,国家司法救助就是“雪中送炭”,传递着司法温度和力量。近年来,银川市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,从坐等群众上门向积极主动救助转变,健全完善内部衔接配合机制,充分发挥检察机关上下一体化的制度优势,对上下两级院的司法救助案件统筹考虑,构建上下联合救助路径。不断强化外部协作机制,主动对接乡村振兴、妇联、残联、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,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工作,向外拓面借力。深化“司法救助+”模式,对因案致贫致困的当事人,通过协调开展心理救助、就业帮扶等多元措施提高当事人自我“造血”能力,实现救助效果最优化。2022年以来,银川市检察机关共救助因案致贫致困群众180件208人,发放救助金261.28万元。
近年来,银川市检察机关在办案中推行“坚持靠前服务、突出救助重点、健全完善机制”的办案模式,在检察环节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化解矛盾,发挥审前引导过滤作用,对判决裁定或原处理决定确有错误、瑕疵的案件坚决监督纠正、补正;对判决裁定或原处理决定正确的案件,充分释法说理,将矛盾纠纷止于萌芽的同时,还不断拓宽司法救助的案源途径,变群众“上门求助”为检察机关“上门救助”,确保“应救尽救”彰显检察机关司法为民的人文关怀和检察初心。
图片均由银川市人民检察院提供
记者 王辉